系祖斌:用坚实业绩践行人大代表责任

他创业20余年,打造年产值近10亿元的全球领先产业,为我国甾体药物产业作出巨大贡献。他在丹江口市投资建厂,带动本地近千人就业。他自觉肩负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履职尽责提出多条建设性建议,最终获得多个部门重视。他就是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系祖斌。

640.png

系祖斌(中)与工作人员探讨甾体药物技术



创业契机:巴黎参展开启甾体药物征程

 在全世界的各大医院内,甾体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如氢化可的松片、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中都有广泛应用。每年,无数患者依靠甾体药物治疗疾病。鲜为人知的是,全球大部分甾体药物的原材料竟然都产自于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系祖斌为我国甾体药物的研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0年,系祖斌出生于襄阳。1992年,他从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襄樊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现襄阳市商务局)工作。1998年,他下海创业。同年,世界制药原料展(CPHI)在巴黎举行,当了解到该展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医药展时,系祖斌决定亲自参展。在展会上,一位美国客户对系祖斌展位上的医药产品产生兴趣,并询问是否可做甾体激素中间体。“我们当时没有这些产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经过沟通,客户愿意让我们尝试,并打款75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系祖斌说,客户之所以愿意给予机会,是因为起源于欧美的甾体药物,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

 所谓甾体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的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化学药,对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甾体激素中间体,则是生产各类甾体药物的前端产品。系祖斌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客户提供的75万美元启动资金支持下,与浙江一家工厂合作,仅用三个月就成功研发出产品。此后,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客户订单的猛增,系祖斌的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创新突破:生物发酵技术成就全球最大供应商

 2006年,系祖斌的企业不断扩大,考虑到依赖外部供应商存在风险,自主生产能获得更高利润,他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建厂,成立共同药业。当他开始实践时才发现,由于生产甾体药物起始物料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环保等问题的出现,要想发展得好,必须要有核心生产技术。

 面对困境,系祖斌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决定研发以植物甾醇为初始物料的生物发酵技术。经过三年的努力,2011年共同药业率先在国内掌握了相关技术,成为较早利用该技术生产起始物料的企业。

 “十堰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而且这边也很重视环保,我们企业的甾体药物恰好是环保类方面的,这与当地的定位不谋而合。加上丹江口招商引资力度很大,确实很心动,最终我们决定在这里建设全资子公司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祖斌说。

 2011年5月,他在丹江口成立了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缴税达几千万元,而工厂的大部分工人都是十堰本地人,帮助解决了就业问题。

 2021年4月9日,共同药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投入在丹江口工厂,主要用于生产BA及黄体酮等中间体项目。上市后的共同药业,发展势头更猛。随着投资的进一步加大,以及产能的不断释放,公司起始物料年产能逐步扩大至数千吨,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供应商。

代表担当:从建议到行动推动库区发展

 2023年1月,系祖斌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把听民声、解民忧当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提出了多个建议,为我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作出了贡献。

 在当选省人大代表后,系祖斌便提出了希望能够在丹江口市建立库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建议。该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多个部门的回应。2024年,经充分沟通协调,省生态环境厅同意将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纳入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源应急保护工程项目,即跨库跨河桥梁应急防护工程。同时,省应急管理厅支持十堰市建设丹江口库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统筹十堰各部门水上救援力量,培育十堰社会救援队伍,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系祖斌深知环保的重要性,他积极倡导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他的推动下,共同药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实现了绿色生产。

 在产业升级方面,他呼吁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他积极推动共同药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技术和培养人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走进湖北共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数台大型设备同时运转,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系祖斌说,他经常在背靠青山绿水的厂区驻足深思,思索着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用更加坚实的业绩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